来源:互联网新闻 时间:2020-04-29 00:24
新蓝网-中国蓝新闻客户端8月21日讯(浙江公共新闻频道记者报道)杭州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利,可是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故人来游西湖,会去哪些地方?穿什么最酷?玩什么最时髦?最近,浙江美术馆举办了异常展览,能够带您重回400年前的西湖。
这次展览的作品叫水印千年启动展之《湖山胜概》,这个《湖山胜概》是什么呢?原来这是一部宣传杭州旅游的水印版画书籍。
古籍的出版人名叫陈昌锡,生活在四百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。从这本书当中,我们可以窥探到西湖400年前的风貌。
身为杭州人的陈昌锡,邀请了一帮朋友(有附庸风雅的宦官、仕途失意的士大夫,也有懒于功名的艺术家,甚至还有才情横溢的僧侣)和他一起完成了这部再现西湖盛景的图文绘本——《湖山胜概》。
《湖山胜概》绝不是一部普通的古籍,它的独特价值究竟在哪里呢?
首先,它的形式美妙绝伦,堪称诗、书、画、印、刻五绝。
书中有12 面四色套印的插图。四色套印是当时非常先进的一种印刷手段,藏书家叶德辉曾这样描绘彩色套印书籍的魅力:“斑斓彩色,娱目怡情,能使读者精神为之一振。”
书中还有33 面手书体上版刻印的题咏诗歌,使用了楷、行、草三种不同书体。整部书本身就是件珍贵的艺术品,代表了晚明书籍印刷出版的杰出成就。
其次,《湖山胜概》涵有宝贵的史学价值,它以丰富的图像细节生动直观地记录了晚明文人的山水生活。
为了与一般的旅行者区别开来,明代文人追求一种“有致”的旅行生活。有致,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有品位,有格调。这种品味的塑造具体体现在对“游具”的选择上。
旅行时穿什么最酷?
当然是“道服”,手里最好再挥动一把拂尘,这样可以拗出一个超然散淡的隐逸形象。
明代文人出门旅游,不但要携带具有实用性的器物如竹杖、雨具等,还要配备拂尘、摺叠扇、道扇等附庸风雅的道具。对于他们而言,旅行不仅是为了饱览山水美景,也是为了彰显自我的风采。
手杖,又称“扶老”,在山间行走,可以借助步徙,节省气力。
雨具,跟我们今天的雨伞功能相同,不过外形要笨重许多。
明人出游时对饮食也非常讲究。吃的、喝的统统自带,当然是由奴仆随从负责肩挑背扛。
提盒,相当于今天的便当盒。但容量要大得多。
兴之所至,难免要饮酒助兴,“酒尊”自然不可缺少。
士人登山临水,都要饮酒;但如果缺少茗碗薰炉等品茶的器具,那就只是徒游于豪举,无法体现朋友间素雅高洁的友情。
明代文人相信旅行的品位与金钱无关,因为“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也”。关键是要具备审美的眼光和敏感的心灵,只有“高朗其怀,旷达其意,超尘脱俗,别具天眼”才能享受到山水间的真趣。那么,他们在山水间有哪些娱乐活动呢?
赏石
玩月
对弈
弹琴
观潮
岩洞探幽
《湖山胜概》是一部流落海外的孤本,这是首次面对国内公众展出。